題記:做好一件事也許不難,難的是始終堅持把一件事做好。這樣的戰(zhàn)士同樣也是值得我們敬佩的英雄。
他沒有搶險救災、救民于水火的英勇事跡,他沒有慷慨激昂、個性十足的表白宣言。在24小時擔負執(zhí)勤戰(zhàn)備、時刻準備沖鋒救援一線的消防部隊,個子不高、憨厚老實、待人真誠的他可以說是毫不起眼。然而,走近他、了解他的人都無不肅然起敬,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他便是先后兩次榮立個人三等功,2009年度被公安部消防局評為“三爭優(yōu)先進個人”的寧德市蕉城區(qū)消防大隊一中隊后勤班班長顧祖權。他入伍8年,始終堅守在后勤崗位,默默耕耘在三尺灶臺,以實際行動踐行神圣使命,彰顯軍人本色。
敬業(yè)勤學 藝成“烹飪師”
俗話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參軍入伍,哪個士兵沒有遠大的理想抱負?2002年,入伍后,他也給自己定下了“當一名手持水槍縛火龍的消防尖兵”的宏愿。然而,由于部隊工作需要,組織考慮到他會烹飪技術,在新兵下連后就把他安排到后勤班廚師的崗位。
面對現(xiàn)實崗位與心中宏愿的落差,他沒有逆反,也沒有消極,而是積極地調(diào)整心態(tài),樂觀地投入到新的崗位。清晨,當戰(zhàn)友們在酣睡的時候,他一骨碌爬起來,淘米煮粥做早餐;白天,當戰(zhàn)友們在訓練場揮汗如雨、在救援場頑強沖鋒的時候,他揮舞著飯勺菜鏟,與鍋碗瓢盆戰(zhàn)斗在灶臺之間;晚上,當戰(zhàn)友們休息的時候,他在認真清洗廚房,準備第二天的早餐,計劃第二天的伙食……這種公式化的繁瑣工作,對于一般人來說,一日可以,一星期可以,一月可以,卻很難堅持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他絲毫沒有懈怠,連續(xù)堅持了8個春秋。
為了讓戰(zhàn)友們能吃到鮮美可口的飯菜,他掏出自己的津貼或工資買來《烹飪營養(yǎng)與衛(wèi)生》、《烹飪原料加工技術》、《中式烹調(diào)技巧》等有關烹飪的書刊,從煮飯、洗菜、燒菜的忙碌工作里擠出那少量的時間,自學煮、蒸、燜、炒等烹飪的方法和技巧。功夫不負有心人。入伍8年來,他自學了60余本烹飪書刊,基本掌握了閩、浙、湘、豫、鄂五個菜系140余種家常菜的做法。2005年,他還報名參加了寧德市組織的烹飪師培訓班,在60天的學習實踐中,熟練掌握了全部的課程內(nèi)容,成功取得了中式“中級烹飪師”的資格證書,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烹飪師”。
2006年9月,他被抽調(diào)到蕉城區(qū)消防大隊,擔任后勤班廚師長,負責支隊機關和蕉城大隊共80余名官兵的伙食。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的“第一把火”就是統(tǒng)計所有就餐人員的籍貫,了解就餐人員的口味。當?shù)弥筒腿藛T來自北京、甘肅、福建、湖南、江西、浙江等12個不同省份,口味也各不相同時,他著實下了一番苦功夫。先是從配菜上,合理搭配適合不同就餐人員的食譜;接著從口味上,合理搭配麻、辣、香、甜等不同味道;再是從菜色上,合理搭配紅、青、黃等不同菜色。支隊規(guī)定的七菜一湯,他硬是能做成一桌桌色香味濃的“家鄉(xiāng)菜”,讓官兵從中品嘗出“家鄉(xiāng)情”,感受到火熱警營生活的濃濃溫情。
為了能隨時了解官兵口味,讓自己烹飪的飯菜能吻合官兵的胃口,他還在食堂的“經(jīng)濟民主欄”的顯著位置,放置了“就餐意見征求薄”,全面征求就餐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在這份“就餐意見征求薄”里,既有官兵提出的有關菜肴的搭配、味道的輕重等中肯的意見和建議,也有官兵表達的肯定和贊譽。對于“就餐意見征求薄”里的意見和建議,他都誠懇接受,虛心改正,不斷改善飯菜的口味,以滿足官兵的飲食需求。據(jù)官兵反映,他烹飪的飯菜,60%以上的口味符合“就餐意見征求薄”上的意見和建議。口味改善后,飯菜的味道更鮮美了,官兵的胃口變好了。
通過“就餐意見征求薄”,不難看出,他不僅僅是在完成廚師的本職工作,他更多的是在履行廚師的神圣職責;他是真心熱愛廚師這個崗位,樂于奉獻在這個崗位,傾情為官兵服務。
打造公安消防鐵軍,消防官兵人人有責。作為后勤伙食人員,如何投身到這項如火如荼的活動中?支隊開展打造閩東消防鐵軍活動以來,他就在積極思考這個問題,并認真付諸于行動。
——科學膳食,讓官兵吃出充沛精力,讓部隊吃出強大戰(zhàn)斗力。這就是他的答案和行動。
于是,打造公安消防鐵軍的訓練場多了個穿白圍裙的戰(zhàn)士。他在了解訓練項目后,深入訓練場觀看官兵的訓練強度,以明確把握官兵訓練后急需補充的元素和能量。訓練場外,他時而在自己的記事本上書寫著什么;訓練場上,他時而與訓練后歇息的官兵交談著什么;訓練結束后,他還加強與官兵的溝通交流,聽取官兵對高強度訓練后迅速補充能量和恢復體力的辦法。
正因為他詳細了解了官兵的訓練情況,他的食譜、他的飯菜才更加符合官兵“口味”。官兵越野長跑、負重登樓等體能訓練后,翻越板障、滅火操法等業(yè)務訓練后,他把熬好的骨頭湯第一時間送到官兵手里,然后再做些富含維生素、具有高能量、補充礦物質(zhì)的食品,讓官兵在辛勞中品嘗。每天,他根據(jù)部隊的訓練強度,科學制定食譜,合理搭配套餐,讓官兵科學膳食,吃出營養(yǎng),吃出健康,以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體力投身到打造閩東消防鐵軍的練兵活動中。此外,根據(jù)打造鐵軍的訓練科目和訓練強度,他還精心配置了7套營養(yǎng)套餐,深受官兵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