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5月4日,上海世博會共銷售門票3311萬張。至5月5日,上海世博園累計入園人數(shù)已達79.67萬人。目前,園區(qū)總體治安形勢平穩(wěn),未發(fā)生重大治安、刑事案件或火災、交通事故。近日,記者走進世博園區(qū),對負責園區(qū)總體安全的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兼上海世博局副局長姚志榮進行了專訪。
記者:你們采取了哪些高科技措施加強安全防范?
姚志榮:整個世博園區(qū)用地5.28平方公里,我們設置了兩道圍欄。外圍的是電子圍欄,是脈沖電的硬隔離,有防盜、報警作用,早上8點以前進不了這條線。再往里是紅外線圍欄,是世博園區(qū)的核心區(qū)。圍欄具有防拋物的功能,一旦有人進去或任何物體被拋入,紅外線會探測到,并立即向中央控制室報警。
在每一個安檢口,我們都設置了X光機、安檢門、手持檢測儀等安檢設施。除了對人員的安檢外,對所有進入園區(qū)的車輛也要實施安檢。此外,對人員和車輛通過的安檢口,還都有防生化的檢查設施,靈敏度很高,有些裝修用的石頭,如果質(zhì)量不好,有放射線,也能被檢查出來。
記者:您認為歷屆世博會共同的安保問題是什么?
姚志榮:從1851年英國倫敦第一屆世博會開始,歷屆世博會都會碰到的共同問題是:大客流。
上海世博會園區(qū)有近900扇安檢門,規(guī)模是最大的。但是,對人流的預測有時是不準的。比如1至3日是指定日票,4日開始是非指定日票,所有人都預計5月4日是高峰,但是當天才來了13萬人,比指定參觀日還少。票在市民手里,昨天想好來,今天一早有事可能就不來了,沒有規(guī)律。
盡管預測不是很準,但安保工作還是要做分析研判。特別是節(jié)假日、雙休日、長假等,對于可以預見到人流高峰,我們要進行引導,通過網(wǎng)絡、報刊、電視等新聞媒體,隨時通報園區(qū)客流。我們提供信息,讓市民自己去選擇。
上海世博會整個園區(qū)有13個出入口,9個陸地,4個水上。有不少出入口靠近地鐵站,世博園區(qū)參觀者運送上,地鐵運輸量占到70%左右。許多地鐵站,一出來就是世博園入口。世博園區(qū)的設計,本來就沒有考慮私家小轎車的停放,只設計了給團隊停放車輛的地方,就是要鼓勵大家選擇公共交通工具。
世博園區(qū)有的出入口邊上有地鐵,有的沒有,就造成13個出入口人流不均衡。我們就安排擺渡車,免費將游客從人流多的出入口接送到人流少的出入口。
記者:您剛才主要談到了園區(qū)外的人流疏導。那么對世博園區(qū)內(nèi)的人流,你們采取了什么方法來確保安全?
姚志榮:世博園區(qū)內(nèi)引起大客流的,主要是熱門展館。各個展館客流并不均衡,有的冷清,有的爆滿,給安全工作帶來威脅。有的展館門口,高峰時游客排隊時間長達三四個小時。
大客流如果光靠人去擋,根本擋不住,也很容易被沖垮。游人多的時候,一個展館我們曾上了三撥增援力量,組成兩道人墻,才將人流分開,許多民警帽子都被擠掉了。后來,我們就立即在展館門前設置硬隔離和軟隔離,讓隊伍排成蛇形。這是解決人員擁堵的有效方法。
對于安裝隔離設施,一開始,有的國家展館工作人員認為影響美觀,不愿意安裝。但運營開始后,他們親身體驗到了問題,就很積極主動了。最快的時候,我們一夜趕制并安裝了1.2萬米的隔離欄,目前各展館門口秩序已明顯好轉。
記者:園區(qū)內(nèi)還有什么安保工作是您比較關注的?
姚志榮:消防問題。消防問題包括兩大塊,一個是建設期間,一個是開幕后。這么大一個園區(qū),有很多支工程隊在多個展館進行作業(yè),沒有發(fā)生大的造成危害的火災事故,很不容易。
開幕后,所有展館開始運營,184天的運營,各種電器設備的運行、文藝團隊的演出以及餐飲制作加工等,都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大客流,消防,這兩個問題解決了,我認為整個園區(qū)安保工作的基礎就有了。
世博園安保這一仗打到今天,實際上才剛開始,沖鋒號才剛吹響。這就要求科學合理布警,既要確保有足夠的安保力量,又要適當讓安保隊伍休整。見縫插針地休,一天休不了就休半天。世博會閉幕后,整個世博園區(qū),要經(jīng)歷第2次開發(fā),安保力量不可能馬上撤下來。可以說,我們園區(qū)內(nèi)外的每一位公安民警、公安特警、武警官兵、消防戰(zhàn)士、保安人員、廣大志愿者,都在很努力地工作。我相信我們一定能舉辦一屆平安、精彩、成功、難忘的世博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