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浙江溫州模式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瑞安市塘下鎮(zhèn)一直走在溫州前列,不僅是瑞安市的人口大鎮(zhèn)、工業(yè)重鎮(zhèn)和經濟強鎮(zhèn),而且是全國小城鎮(zhèn)綜合改革試點鎮(zhèn)、浙江省中心鎮(zhèn)、溫州市小城市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zhèn)和強鎮(zhèn)擴權試點鎮(zhèn)。而作為市場經濟初期的企業(yè)形態(tài),“前店后廠”模式的家庭小作坊遍及塘下,消防安全隱患量大面廣,火災事故頻發(fā)。今年以來,該鎮(zhèn)發(fā)生多起消防安全事故,并造成多人傷亡。
大火給塘下、甚至瑞安市敲響了警鐘:加快產業(yè)結構調整,淘汰落后產能,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已成當務之急。如果繼續(xù)沿用運動式的治理模式,不僅無法從根本上徹底整治隱患,還可能陷入惡性循環(huán),周期性暴發(fā)消防安全事故。
今年3月22日,溫州市政府下達決心,要求全面鏟除“多合一”場所消防安全隱患,瑞安市政府抽調消防、安監(jiān)、規(guī)劃、工商、稅務、派出所等部門30余人,成立塘下鎮(zhèn)消防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指揮部,蹲點場橋辦事處集中辦公,在五方村和西河村開展“多合一”場所消防安全專項試點工作,全力整治兩村的家庭小作坊和出租房。為探求解決“多合一”問題的方法和落實長效管理措施,瑞安市政府又專門派出市整治辦、安監(jiān)、消防以及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負責人等30余人千里迢迢趕至湖州吳興區(qū)織里鎮(zhèn),考察“多合一”建筑消防安全整治工作經驗。
于是,一場轟轟烈烈地消防隱患整治“戰(zhàn)役”開始了……
各部門、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居等人員分成8個大組,出動執(zhí)法人員110人,開始對兩個試點村進行了地毯式排查,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對排查出來的安全隱患登記造冊、建檔立案。
經過全面細致排查,兩村共排查出269戶隱患點。這些隱患點如何整治?如何才能徹底絕隱患?……這些難點問題成了整個試點整治工作的討論重點工程。最后,瑞安消防大隊提出了為269戶隱患點量身設計整治方案,為每一戶設計一個整治方案,即“一戶一方案”。
在塘下鎮(zhèn)五方村西街路119號,這是一間五層通天式家庭作坊,狹長的一樓是針織車間,二樓以上住人,共用一張樓梯,消防安全隱患大,一旦發(fā)生火災,樓上的人很難安全逃生。為此,消防大隊開出整治“藥方”:在一樓車間配置消防簡易噴淋,用磚砌墻隔斷一樓樓梯,在二樓房屋后搭室外聯廊,解決樓上住戶的通行問題。
就這樣一家一家、一戶一戶,消防部門為每個用戶提出了269個方案:有人員分離的、有物理分隔的、有增設逃生通道的、有要求配置消防簡易噴淋、獨立式煙感報警等等。
但方案提出來了,落實又成為整治工作的難點。自家的樓梯要拆了、堵了,還要另搭逃生樓梯,顯然既費時又花錢,很多村民心疼,也不能理解,更不愿意配合整改。于是,執(zhí)法人員便挨家挨戶上門反復做思想工作,主動邀請業(yè)主、房東前來參加培訓,促使其轉化思想,主動履行應盡的責任,工作人員認真地開導感化了村民頑固的思想。
在塘下鎮(zhèn)五方村解放路42號五金店,工人們?yōu)樵摰甑南腊踩[患整治完成了最后的掃尾工作:每層樓配備了4個滅火器、應急照明燈、獨立式煙感報警、疏散指示標志,并在旁邊粘貼使用說明,3層以上還配備了逃生梯,同樣在門后粘貼逃生指示牌,在靠近床頭的位置安裝“火場應急逃生四要件”,即配備2個2公斤滅火器和一個救生箱,救生箱內包括2個簡易呼吸面罩、手電筒和哨子,使村民在萬一發(fā)生火災的情況下,能確保在第一時間迅速果斷逃生。看著改造后的新店鋪,該店店主陳光松高興地說:“改造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整改了這么多隱患又配備了這些個安全要件,可以睡上安穩(wěn)覺了!”
村民的理解和配合讓整個試點工作有了突破性地進展,但對一些拒不整改的,執(zhí)法人員采取行政拘留、稅務稽查、停電停水等強制措施,督促其整改。
通過近兩個月的奮戰(zhàn),截至目前,已完成267份整治方案,另有2份方案正在完善中。西街路、解放路等5處整治示范點率先一步,其它各隱患點整治工作正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