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持續(xù)高溫,一些家庭火災普遍以家用電器為主。不過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在發(fā)生火災的場所中,超過10層的高層建筑中,一些人員的逃生能力薄弱。
如何讓居民在火災突發(fā)時能夠安全順利逃生,已是各消防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據(jù)了解,目前江蘇省徐州市最高的消防登高車有53米,相當于12層樓的高度。如果高樓60米以上出現(xiàn)火災,消防人員只能攜帶消防物品越過層層阻礙,到建筑物內部滅火。
高層建筑火災后居民自救誤區(qū)不少
在高層救援力量目前還不完善的前提下,個人在發(fā)生火災時開展自救,在關鍵時刻就能發(fā)揮重要作用。不過消防支隊有關部門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平常對高層建筑宣傳的一些自救技巧,很多居民還是無法正確掌握。
比如說不要慌張,首先要撥打報警電話,這一點上很多人就做不到。消防部門曾在一些高層建筑做過一些消防演練,除了這種簡單的自救常識外,發(fā)生火災千萬不要走電梯的提示,此刻也成了一種無用的提示。
徐州消防部門曾經組織的一場高層建筑消防演練中,由于事先并未進行具體的告知,主要就是想實際了解居民的應急能力。結果煙一點著,參加演練的居民都朝電梯口跑去。更為擔憂的是,很多人并沒有手持濕毛巾等物捂住鼻嘴。現(xiàn)場指導演練的一位負責人說:“如果真的發(fā)生火災,這樣非要出大事不可。”
面對火災,逃生之機往往瞬間即逝,火場逃生有“生死50秒”之說,貪戀財物是火場逃生大忌。“尤其是在高層建筑中,逃生更是要爭分奪秒。”
消防支招逃身法則
起火莫驚慌
無論在高層辦公還是家住高層,一旦發(fā)現(xiàn)火災,千萬不要驚慌失措,一定要在第一時間報火警。撥打“119”報警電話時口齒要清楚,講清楚所在的方位、街道、門牌號碼,在自救的同時,可派人到主要路口迎接消防車,以便消防車尋找起火點。
熟記逃生通道
消防專家提醒,一般情況下,火勢由初起到狂燒,只需十幾分鐘,留給人們的逃生時間非常短暫。當你處在陌生的環(huán)境時,如入住酒店、進入娛樂場所時,也請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
在發(fā)生火災時,一定要快速逃離,不要只顧搶救家庭財產而導致悲劇發(fā)生。
蘸濕毛巾逃生
在高層建筑中遇到火災時,可迅速躲避到安全樓梯或避難層中。撤離房間時,如果發(fā)現(xiàn)門已發(fā)熱,盡量不要打開房門,防止煙火躥入;暫時無法離開房間,應驅散室內煙霧,如果窗外有火,除關閉窗戶外,應拉掉窗簾以防火勢蔓延。
逃生時最好用水蘸濕毛巾、衣服、布類等物品,用其掩住口鼻,以避免煙霧熏人導致昏迷。如果煙霧較濃,可膝、肘著地,匍匐前進。
跳樓逃生不可取
乘電梯和跳樓都是不明智的方法。火險發(fā)生時,高層建筑中的電梯會因斷電而停運,也可能因受熱變形而將乘員困在其中。此外,電梯井會形成煙囪效應,煙霧直接威脅被困人員的生命。而據(jù)調查,從10米以上高處跳下,生還的希望極小。
如果必須選擇窗口逃生方式,可找一根繩索在身上打上死結,利用繩索下降到尚未起火的樓層,踢破玻璃進入,尋找安全樓梯,仍可逃生。
防盜窗要預留逃生窗口
如果一時無法逃生,應盡量待在陽臺、窗口等易于被人發(fā)現(xiàn)和能避免煙火近身的地方,等待救援。家中裝防盜窗,反而容易堵死逃生通道。居民家中最好選用高科技的隱形窗,或預留逃生窗口。
市民裝修一定要慎選電線、電器開關;家中無人時,最好關閉電源。隨著安全意識的提高,許多市民家中配備了滅火器、逃生繩等工具。除掌握用法外,特別要注意滅火器的使用期限,保證其處于有效狀態(tài)。